体系专家变身“农技保姆”,为农户种田送 “及时雨”
2023-06-29 14:54:27 红网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吴公然 长沙报道

6月,气温不断攀升,农作物拔节生长。

当前,湖南正处于早稻的抽穗期、中稻的分蘖期、再生稻的孕穗期,是水稻等粮食产量形成的关键期,也是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湖南再生稻省级专家组组长、湖南农业大学二级教授唐启源的繁忙期。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一边教书育人搞研究,一边下乡进村服务农民朋友,唐启源的6月行程节奏很快。从高校课堂到田间地头,从专家教授到“农技保姆”,他做到了丝滑切换。

唐启源(左一)在育秧工厂指导育秧。

私人手机成 “农民热线”

在唐启源看来,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必须走出“象牙塔”,走进农民群众,解决他们的生产问题。如今,他的私人手机成了“农民热线”。尤其在农事繁忙、农时很紧时,他的手机几乎被打爆,每天要解答大量来自全省、乃至全国各地的水稻种植问题。

这不,不久前,唐启源就接到了大通湖区宏硕生态农业农机合作社(以下简称宏硕)打来的电话,解答杂交稻浸种前要不要晒种的问题。

据了解,宏硕有一丘田种了再生稻,却受福寿螺侵蚀,秧苗受损严重,准备放弃再生稻,趁着当前农时改种一季晚稻。

一般水稻种子在浸种前要晒种。不管是晒种,还是浸种,其实都是为了唤醒种子,使其结束休眠状态,激发其发芽生长的活力。

此次,宏硕改种的晚稻是杂交稻,但并不清楚杂交稻在浸种前是否要晒种。在咨询了唐启源,得到“不需要晒种,晒种可能不利于种子发芽”的回复后,宏硕放心了,心里也踏实了,同时开启了晚稻的浸种工作。

在宏硕心里,唐启源不仅是一位解决水稻种植问题的“百事通”,还是智慧农业前沿科技的弄潮儿。今年,宏硕启动建设全球首个再生稻智慧无人(少人)农场,探索农机农艺融合、数字化种植再生稻。

其中,在无人情况下,如何及时快速将稻田的再生稻生长信息传递回来,唐启源正在参与研发这项“黑科技”。

“一丘田有多少种子出苗,每天禾苗长了多少厘米,一株稻穗长了多少粒谷,群体有多大,这些农情动态,我们通过‘千里眼’来获得,为栽培管理和无人农机的行动提供信息支持。”唐启源说,科研的最终目的是要帮助农户实现“傻瓜式”种田。

在田间进行技术指导。

为农户种田送技术“及时雨”

对于唐启源送的技术“及时雨”,“新农人”戴智勇同样感同身受。

再生稻种植面积从30亩增长到600亩,再生稻种植面积超过80%,长沙县顺勇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戴智勇今年敢于这样干的底气之一,是来自唐启源的悉心护航。

再生稻稻田什么时候晒,晒多久,要根据天时进行选择。今年戴智勇晒田出了一点“篓子”,田没有完全晒好就灌了水。戴智勇原打算放掉水再晒田,但唐启源建议,再晒田可能会误农时,不如直接展开下一步行动——打穗肥。

“幸好及时咨询了下唐教授,如果耽误了农时,后果可能不堪设想。”戴智勇说。

实际上,戴智勇种再生稻走过不少弯路。要不就是不会打药,要不就是不会施肥,往往收了第一茬,第二茬又成了“老大难”。

2017年,戴智勇获得唐启源的指导,有了稳住再生稻收成的16字真言:选好品种、早播早收、一干一湿、三防两肥。选种、育秧、施肥、打药……在唐启源的帮助下,戴智勇一下开了窍,从再生稻种植“小白”变成了“田秀才”。他越种越有信心,越种越有劲头。其再生稻种植面积,也是一年一个台阶,高速增长。

如今,说起再生稻,戴智勇可谓半个专家。他算过一笔账:再生稻种一季收两季,节约了农资和人力成本,还错开了农忙时间,种田收益实现增长。

在再生稻种植的带动下,戴智勇实施有机生态循环模式从事稻鱼综合种养,年产值突破了百万元。

自从2016年加入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以来,唐启源把服务 “新农人”作为自己的职责使命,除了大会培训以外,平均每年服务数百名种植大户,进行技术指导逾千次。

初级